死亡是不可逃避的话题
发布者:十方缘    查看:2965    日期:2019-08-01 16:34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十方缘的服务,但是我的心中却没有应有的紧张感,因为在培训的时候老师就说过,第一次服务就是观摩学习,我想只要在一旁有礼貌地做出基本的回应、保持脸上的微笑即可。可是今天又非常不凑巧,我们连续拜访了几家老人都无功而返,想到可能连老人的面都见不到,今天可能也就提前结束服务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跟随着领队来到了下一户老人家门前。

敲了几次门后,依然没有得到回应。正当我想着该怎么办时,领队却成功地拨通了老人的电话,得知老人正在楼下,不久后就能回家。听到这个消息,我本来异常平静的内心忽然变得不安起来,一种紧张混合着兴奋的感觉逐渐弥漫到全身。焦急的等待后,楼道里传来了入口铁门的开关声,我们终于得见老人的身影:她迈着稳重的步伐一节一节地踏上台阶,右手提着一个布口袋,抬头看见我们后便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她一只手指着楼下,嘴里不住地念叨楼下发生的事情,另一只手掏出钥匙打开家门,而我只敢贴着墙壁看着这一切发生,在一旁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看见领队和主沟通义工进了屋,我这才敢跟了进去。我小心翼翼地迈入这完全陌生的房间,眼睛四处打量着房间里的一切,脑中思索着如何挪动身体才能从对我来说略显狭窄的过道中通过而不碰到周围的东西。过道的墙壁出奇的洁白,像是自从刷过油漆以来就没有任何污渍粘到上面一样;房间里虽然有不少东西,但是所有东西都被摆放地整整齐齐,不会给人凌乱的感觉。


图片摘自网络


一进屋,领队便开始称赞老人房间的整洁,老人则开心地回应着,两人就像是老街坊一样轻松地对话。我坐在椅子上,摊开笔记本,拿起笔,似乎是身在课堂一样,随时准备记录听到的关键词,学习高超的沟通技巧。主沟通和老人之间的对话,听上去就是闲聊天,如同邻里街坊见面时常见的寒暄。但是仔细听上去,与普通的寒暄有一定的区别:我们的主沟通实际上并不打算特意表达什么,她说的话大部分都是接着老人的话茬,适当地说一些感想抑或是顺着老人的意思说,更多的时间她都在认真倾听老人所说的话。两人的交谈非常融洽,聊着聊着就会有人开始笑起来。在这轻松的氛围中,老人则毫不忌讳地和我们说着她身边发生的各种事:聊到家里人,聊到保姆,聊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聊到老一辈的人离世,聊到她认识的人自杀……

我们并没有说些什么,话题就自然而然地从家常转向了生死。一聊到和健康、生死有关的话题,老人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讲话的语气也变得更加坚定和硬气,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话语中流露出一股老干部的风范。她和我们说:人老了不能成废物!你说我要躺在床上,吃饭啊,上厕所啊,都不能自己做了,那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用?不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吗?她反复地强调说自己希望有尊严地死去:如果治疗不能保证她基本上可以生活自理,那么她更宁愿自然地死去,为家里节约一些钱来支援灾区。老人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坚定,似乎她已经完全想好了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面对死亡就像迎接一个光荣的使命一样,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自己的尊严被轻视、被践踏。即使身体已经衰弱,她也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尽可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不让命运限制了自己的行动,成为别人的累赘。如果自己已经注定要离世了,她也希望用自己的身体做出最后的贡献,捐献自己可以捐献的器官,不去大操大办丧事,给家里减轻负担。我们三个人就在椅子上静静地坐着,听老人讲她对死亡的看法。我现在的年龄还完全无法体会到自己第二天可能就会死是一种什么感受,但是我能感受到老人在很积极地去面对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离去这件事,她对自己濒死时甚至死后的事情都做了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坚定的答案。我的脑子中浮现出以前听说过的案例,说是一些老人极度害怕死亡,他们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生命,却无法避免地降低生活的质量,也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他们似乎一直在逃避死亡,不愿接受总有一天会死这个事实,于是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让自己远离,但是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无法真正享受生命的最后一段了。

图片摘自网络

 

聊得差不多了,老人从书架上若干本厚厚的相册,高高的一摞“砰”地放在了椅子的扶手上。她拿起一本相册,一下子翻到了中间,轻轻地放在我的腿上,指着左侧大大的相片让我们看。这本相册中的老人的头发已经全部变成银灰色了,但是她打扮得非常时髦,如同年轻的偶像一样在镜头前穿着鲜艳的裙子摆着优雅的姿势,似乎在宣示自己的风韵犹存;另一本相册中的照片已经显得有些发黄,图片中的老人看起来年轻了很多,头发变得乌黑浓密,身上的服装是很典型的八十年代的风格,照片中老人和同事、家人一起合影:天坛、八大处……老人的身影遍布整个京城;还有一本相册的封面已经有些损坏,里面的相片显得更加老旧,一些还未冲洗的胶卷夹在相册中,其中一张照片记录的是老人与家人一起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吃饭,背景中映出平房简单的墙壁。看着这些照片时,我感到自己的思绪也回到了那个的年代一样。还未改革开放的中国,物资匮乏的日子是否造就了老人这样硬气的性格呢?我这样想着,目光继续随着翻动的相册夹页而移动,未曾见过之景、未曾经历之时让我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时间飞逝,我们同老人相伴的四十分钟已经消耗殆尽。我还未能从眼前交错的时空中脱离出来,老人便把我手中的相册收了回去——七十年代的平房、八十年代的服装、九十年代的家具又一次随着照片被封存在了记忆里。以后也要常来玩啊!到时候带着孩子们一块来玩!老人的笑容一直目送着我们下楼,这时我的内心却有种莫名的沉重,刚刚到来时的紧张、不安、兴奋已经没有了。“下次我来到这里服务不知会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到时候,老人还能充满活力地迎接我们,带给我如此多的思考与感受吗?”“如果我下次到来时,这扇大门因为老人的离去而永远对我们关闭了怎么办呢?”我一时不知道,自己今天来这里服务究竟是做了一个陪伴者还是一个被陪伴者?后来我内心的疑问得到了领队的回馈,原来我们每次的陪伴都要当做第一次或者最后一次,并且安住在当下,享受生命与生命的连接带来的同频状态,而无论在服务前还是服务中或是服务后,都不做任何期待,但每次收获到的却是老人的人生智慧带给我们的无限滋养,顿时我释怀了,感恩一切的遇见!


右图为本文作者马川

后记:

在到这里服务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次义工服务而有如此之多的思考和感悟。沉淀了一下,我简单地总结一下最有感触的三个收获,也希望这些收获也能给更多人带来一些思考。

第一个收获是有关陪伴的方法。在旁观的过程中,我曾期待着学习一些对话的技巧或是窍门,但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什么高级的沟通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倾听。我们的主沟通在和老人交流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想主动地告诉老人什么事,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认真倾听老人说的话,给予一些简单而积极的回应而已。倾听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真的希望去了解和理解他人,而不是试图将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别人。在我们陪伴他人的过程中,只有通过用心倾听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和这些想法产生的原因,而不会乱加评论,先入为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维持一个良好的沟通的氛围。

第二个收获是有关年龄与时代。老人提到说,她的孙女已经22岁了,这已经超过了我的岁数了。她们所留下来的相片也为我们展现出了历史中中国的样子:八十年代的服装、七十年代已经开始变黄的相片和六十年代的平房土炕。似乎历史和记忆也随着照片被记录了下来,在打开相册的那个瞬间,历史就再一次被展示在了眼前。我觉得,在我们理解老人所说的话的时候,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期,这样才能理解老人的想法究竟是在怎样的时期产生的,她们主要的人生经历诞生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只有这样结合历史才能真正做到不评判不下定义,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他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才不会对别人的思想过分的评头论足,更不会仅用自己的经历去乱加评论他人。

第三个收获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表现出对于死亡的很清醒的态度。让人感觉她已经思考过很多次有关自己死亡的事情,比如:如果自己就算能维持生命,但是无法保证生活的质量,如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那么还要不要继续抢救;自己死后打算如何处理后事;自己的器官要不要进行捐献等。我的收获是:一个人到什么样的人生阶段就需要思考什么样的事情,而死亡就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

    


                                                       图片摘自网络